Personal Website of Yujie Xu
armech
  • Home
  • ARCH
    • Selected Designs >
      • Weihai Tower
      • Nutshell • Universe
      • Transfusion Pipe
      • Despina
      • Rock Climbing Wall
    • Other Design Projects
    •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 Other Academic Works
  • MECH
    • Work Experience
    • Other Academic Works
  • Art/Sport
    • Piano
    • Paintings
    •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 2D
    • Photo Blog >
      • What we learn in Set Theory
  • CV
  • Essay
  • Courses
  • Projects
    • Energy Mapping >
      • Documentation
      • New Development of Visualization
      • Developing History
    • Senior Center (Archive) >
      • Event
      • Thoughts and Drafts
      • Draft Design (Round 1)
      • Technique and Products Searching
      • Pre-design
      • Integration of Elderly and Children
      • Related Reading and Notes
      • Case Studies >
        • Green Building Technology
      • Senior Housing FAQ
      • Related Newspaper Articles
      • Design Platform Prototype
    • Zero Energy House Case Study >
      • Code Compliance
      • Material
    • Howl's Moving Castle (Archive)
    • Geometry (3D Puzzle Refined Design) (Archive)
  • Blog
  • Climate Map View

现代西方美术史论文

2/28/2013

0 Comments

 
        经过一学期西方现代美术史课程的学习,我对于西方现代美术的主要流派和它们的代表人物都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但与此同时,也经历了一段严重的思想和价值观的混乱期。纵观整个美术史,发现似乎很多彼此对立矛盾的东西都曾经登上过艺术的最高殿堂,都曾经收到过狂热的追捧。古典主义时候,那些像照片一样的最最写实的作品,会有很好的。而抽象到马列维奇的黑方块,也可以成立。理性到修拉那样分析色彩成分的点彩是革命性的,完全崇尚偶然的艺术的巴尔也创造出了好作品。作品可以像凡高那样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也可以像抽象艺术一样强调纯感觉,甚至还可以像极少主义那样完全不带任何个人的因素。可以把艺术很当一回事,也可以像达达那样完全不把艺术当回事。
        也许是由于经过了太长时间的理科思维训练,总愿意相信世界是可以被认知的,任何事物都应该有一个相对普遍的判断标准,而对于艺术这件事,似乎没法很容易的找到这样一个标准。如果缺少这么一条标准,那如何定义一个东西是不是艺术?什么样的东西是好的?什么样的东西是美的?美的是不是好的? 
        这时候,我们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究竟需不需要这样一条统一的评判标准。试想,如果真的存在这样一条标准,大家都按照这个标准去制造艺术品,是否会有这样一种危险存在——艺术拥有了固定的范式和形制,进而走向程式化。从无数事实可以预见,这往往预示着一个事物走向衰落。 
        也许艺术的魅力本身就来自于其广泛性和包容性,“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是波伊斯的名言。什么样的东西都有机会成为好的艺术品。而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创造艺术品。这听上去很鼓舞人心。 
        再回到那个最初的问题,什么样的东西是艺术品? 
        正如上文所讲,我无法给出判断标准,只能找到一些共性。 
        第一,艺术无处不在。 
        博物馆里的藏品仅仅是沧海一粟,广大的艺术品存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罗丹那句“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虽然已经被人引用滥了,但是,如果世上有真理,它应该算一条。 
        学习艺术,其意义不仅在于掌握某些技法,更在于教给你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使你对美的事物有更敏锐的洞察力。所以,我一直觉得,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是幸福的。 
        第二,艺术创作常常是非功利的。 
        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动机在哪里?不能说完全没有物质的因素,不能讲艺术家都不食人间烟火,那不符合事实。很多职业艺术家就是靠出售作品作为生活来源的。但是,纵观历史,那些纯粹把艺术创作这件事当作一项谋生的手段的人,似乎很难创作出好作品。 
        大部分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最主要动机还是自娱自乐。大众的审美取向就像时尚,今年流行红裙子,明年可能就满大街都是蓝裙子了,今年还呼风唤雨了,明年就被打入冷宫了。就好比,历史上常有这样的事——今天是叛国者,十年以后就变成了爱国者。那种想方设法要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常常是短命的。 
        当艺术家是一个非常冒险的选择。经常要冒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危险。就像梵高,他就生活在饥饿、疾病和困苦之中。确实有很多艺术家过着阔绰的生活,确实有的人的画可以卖到几千万甚至上亿。比如,老师课上给我们讲的赵无极。但是,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不得志的艺术家被历史所忽略,但是,被忽略并不等于不存在。事实上,我觉得,他们是值得我们心怀敬意的。我们虽然也爱着艺术,但是,我们没有他们爱得那么深,没有他们那么勇敢。能够像桥设那四个年轻人一样放弃学业去搞艺术的毕竟不多,活着,还是有不少限制的。
        怎样的艺术家才算是成功的?要功成名就?要名垂千古?要让自己的作品陈列在最有名的博物馆里让全世界的人来朝圣、来顶礼膜拜?要让自己的作品卖到天价?凡高可能算是符合这些条件,但是,这些荣誉似乎来得太晚,凡高自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一天会这么有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荣誉对于凡高个人来讲可能没什么意义。那艺术家为什么要成为艺术家?原因只有一个,爱艺术。
        第三,艺术得以成立,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像之前说过的,任何流派和主张都可能出好作品,所以,持那种观点,站在哪一方阵营中并不重要,你持哪一种观点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能够自圆其说。对于红蓝椅,很多人质疑它的实用性,但里特维尔德讲,“Sitting is a verb”,他把“落座”这一个普通的动作标记为一项“艺术行为”。在这里,他强调椅子表达艺术理念的作用甚于功能,所以,对于前者的牺牲便是可以解释的了。
        第四,专注,可能不太准确,艺术家常常深陷创作之中。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在想什么呢?大概跟长跑的时候差不多吧。人们总在想,大家在跑马拉松的时候在想什么呢?答案可能有点出乎非长跑者的意料,那就是什么都不想。基本上等于脑袋空空。我自己肯定不能算艺术家,但是至少还是在有生之年进行过一些艺术创作,姑且代替一下吧。以我个人的感觉,我在画画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脑袋空空的状态,而我是很喜欢这种空空的感觉的,平时都塞得太满了,创作的时候真的就心无旁骛了,觉得好像什么都不在想,只关注有关创作的事情。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全神贯注》,是讲罗丹做雕塑做得很入神,结果把朋友锁在雕塑室里都不知道。那当时以为是骗人的,现在才发觉,这个是一个很现实的情况,自己有时候也会这样。有研究讲某些自闭症儿童在绘画方面有远高于一般儿童的天赋。这可能跟他们天生具备的那种关注范围狭小的特质有一定的关系。
        第五,不确定性和不可预知性。创作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巨大的快感和满足感,以至于让人乐此不疲,很大程度上在于其不可预知性。你以为是你在创作作品,其实不是。作品是自己生长出来的。在创作之初,你根本无法预料最终会做出一个什么东西,而最终,它就会成为它所要成为的那个样子。创作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冒险,生活也是。正是因为某些不可预知和没法把握的东西使得这类东西具有独特的魅力。作品和创作者的关系,有点像孩子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可以给孩子生命,但是,灵魂却是孩子自己的。
        第六,艺术家大多是自信和真诚的。自信这一点本来不必说,艺术家都会有自己的艺术主张,而且必然会自信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而且,既然已经称得上“家”,必然有可以自信的资本。但是,即便是对于我这样一个普通的绘画爱好者,艺术都是有这样一种强大的魔力的,那就是使我对于自己画的每一幅画都觉得很喜欢。无论老师觉得好不好,无论事实上是不是有很多问题,我都觉得自己画得很好,每次都是,无一例外。这是在做其他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我一直都不是个自信的人。但是画画,或者说,艺术,就有这种力量。很神奇。
        以上就是我对于艺术和绘画的一些理解。最后,特别喜欢老师说翘课睡觉也可以是一次艺术行为。
        我强烈认为艺术是用来“玩”的,艺术就是为了让人开心而存在的,如果不开心,那就没意义了,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Author

    Xu Yujie

    Archives

    February 2019
    May 2015
    April 2015
    May 2014
    February 2013

    Categories

    All
    Architecture
    Building Control
    GIS
    Landscape
    Math
    Mechanical
    Other
    Technology

    RSS Feed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