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建筑平民化的一点思考
傻根的梦想是“天下无贼”,而我的梦想,如题,是希望有一天天下再没有建筑师。
这个想法初看上去比较奇怪
如果没有建筑师,那我们今后不是要失业了?
这个想法初看上去比较奇怪
如果没有建筑师,那我们今后不是要失业了?
我想说的是,建筑史不仅仅是宫殿、教堂的历史,相比于这类地标,建筑更广泛的存在形式毫无疑问,是民居。毕竟,建筑最本源的使命是为人的生存提供一个庇护所。
然而,这类建筑却是建筑师最少触及的领域(不包括研究,仅仅就参与设计而言)。然而,没有建筑师存在并不意味着做不出好建筑,很多没有建筑师的建筑,饱含着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生活的热情,常常呈现出极强的感染力。比如意大利的Alberobello小城里密集地集中着一种石砌的圆锥状屋顶的住屋——Trulli,其他方面都不论,只纯从形式上看,都不逊色于很多艺术作品。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孕育出了很多富有当地特色的乡土建筑。楠溪江的古村落、福建的土楼、徽州的三合院、西北的帐幕,它们不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更体现着普通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希望、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以及一些地域性格。
然而,伴随着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普通人建造自己住屋的权利被剥夺。出于对效率的现实需求,现代主义批量生产的住宅垄断了住宅建筑市场。传统社会中个人与由住宅所代表的“家”之间的血脉相关被生生割断。当“家”变成了一种雷同的、廉价的消费品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感觉就冷漠了。住宅只是住宅,和家没关系了。
我们住的地方不再出自我们自己的双手,不再像从前一样寄托着一家人的生活和梦想,这样的住宅似乎不值得我们再精心地经营,于是住宅就不需要美了。因此,我们还是不要再抱怨那些千篇一律的、没有人情味的、冷漠的、丑陋的联排住宅了。那些仅仅出于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对于所谓的住宅理想的yy的住宅,那些已经与生活脱了节的住宅,那些仅能够勉强满足生存问题的住宅,我们怎么能要求他们好呢?
创造是能够带给人极大快乐的事业,然而,这种批量化的现成住宅却剥夺了人们通过建筑创造生活、表达人生理想的机会。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你DIY了一个东西,它可能很粗糙、可能不是那么好看、好用、可能费了很多时间和人工反而远不及到商店里买一个划算,但是,由于它出自你的双手,你会对它格外珍视。
“人人都是艺术家”,波伊斯这样讲。建筑师剥夺普通人进行建筑创作的权利,我认为是不对的。
作品是会带有创作者的特征的,世界有多丰富,世界上的人有多丰富,世界的建筑就应该有多丰富。像现在这种完全被国际式风格垄断是不正常的现象。
每个哲学家都有一个理想国,同样,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梦想。
基于这种考虑,我认为建筑师的职责应该是协助业主进行自主建造。
甚至,也许,今后的建筑师可以转行成为建筑知识培技能培训师或咨询师。也许,今后建筑会像数理化一样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等他们长大了,可以盖自己喜欢的房子。
这时候,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分享到创造自己的建筑的乐趣。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建筑平民化吧。每个人都是建筑师的时候,大家就都不用当建筑师了~
到那时候,世界应该会更多彩。
然而,这类建筑却是建筑师最少触及的领域(不包括研究,仅仅就参与设计而言)。然而,没有建筑师存在并不意味着做不出好建筑,很多没有建筑师的建筑,饱含着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生活的热情,常常呈现出极强的感染力。比如意大利的Alberobello小城里密集地集中着一种石砌的圆锥状屋顶的住屋——Trulli,其他方面都不论,只纯从形式上看,都不逊色于很多艺术作品。另外,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孕育出了很多富有当地特色的乡土建筑。楠溪江的古村落、福建的土楼、徽州的三合院、西北的帐幕,它们不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更体现着普通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希望、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以及一些地域性格。
然而,伴随着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普通人建造自己住屋的权利被剥夺。出于对效率的现实需求,现代主义批量生产的住宅垄断了住宅建筑市场。传统社会中个人与由住宅所代表的“家”之间的血脉相关被生生割断。当“家”变成了一种雷同的、廉价的消费品的时候,我们对它的感觉就冷漠了。住宅只是住宅,和家没关系了。
我们住的地方不再出自我们自己的双手,不再像从前一样寄托着一家人的生活和梦想,这样的住宅似乎不值得我们再精心地经营,于是住宅就不需要美了。因此,我们还是不要再抱怨那些千篇一律的、没有人情味的、冷漠的、丑陋的联排住宅了。那些仅仅出于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对于所谓的住宅理想的yy的住宅,那些已经与生活脱了节的住宅,那些仅能够勉强满足生存问题的住宅,我们怎么能要求他们好呢?
创造是能够带给人极大快乐的事业,然而,这种批量化的现成住宅却剥夺了人们通过建筑创造生活、表达人生理想的机会。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体会。你DIY了一个东西,它可能很粗糙、可能不是那么好看、好用、可能费了很多时间和人工反而远不及到商店里买一个划算,但是,由于它出自你的双手,你会对它格外珍视。
“人人都是艺术家”,波伊斯这样讲。建筑师剥夺普通人进行建筑创作的权利,我认为是不对的。
作品是会带有创作者的特征的,世界有多丰富,世界上的人有多丰富,世界的建筑就应该有多丰富。像现在这种完全被国际式风格垄断是不正常的现象。
每个哲学家都有一个理想国,同样,每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梦想。
基于这种考虑,我认为建筑师的职责应该是协助业主进行自主建造。
甚至,也许,今后的建筑师可以转行成为建筑知识培技能培训师或咨询师。也许,今后建筑会像数理化一样成为孩子们的必修课,等他们长大了,可以盖自己喜欢的房子。
这时候,每个普通人都可以分享到创造自己的建筑的乐趣。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建筑平民化吧。每个人都是建筑师的时候,大家就都不用当建筑师了~
到那时候,世界应该会更多彩。